5月8日,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赴南京市摄山初级中学开展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交流活动。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院长彭国强、原院长沈鹤军、副院长康晓磊,体育教育系主任霍军、副主任朱乔、张玉宝教授、朱乔副教授、衡艺丰老师、戴清清老师及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参加活动。摄山初级中学(周云名师工作室)的部分专家、教师参与研讨。此次活动由摄山初级中学党委副书记周云主持。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体教专业学生专业技能,但同时指出师范生新课标理论掌握亟待加强,建议通过建立“理论测试+案例库+微格实训”机制提升学习成效。优秀校友代表谢婷婷、高腊梅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提出“精准提升、锻造长板、突破舒适区”三大成长秘诀,鼓励同学们做一个积极拥抱未来的新时代体育教师。沈鹤军教授现场号召同学们既要苦练教学基本功,也要培养应对变革的创新思维,珍惜在名师工作室中的实习机会,通过虚实融合的沉浸式实践,实现教学技能与信息素养的双向提升。
总结中,彭国强院长向摄山中学致谢,特别感谢其为学院学生提供的优质教育实习平台并提出三点发展建议:一要精准定位教学特色优势,二要不断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三要深度融合智能教学技术,主动顺应“人工智能+教育”新趋势,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成长为新时代卓越体育教师夯实专业根基。本次活动通过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的深度协同,不仅为优化师范生实习指导方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实证支撑,更搭建起体教人才培养的立体化实践平台,标志着院校合作育人机制迈入新阶段。
图片:霍军
文字:戴清清
审核:康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