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下午,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体育传媒系邀请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学院院长、江苏省电子竞技运动协会副会长、南京电子竞技产业学院常务副院长王贤波作“认识与理解电子竞技产业”专题讲座。讲座由体育传媒系主任李劭强主持,新闻学专业2020级、2021级全体学生参与讲座。
王贤波认为,电子竞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文化、体育融合的新兴产业。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并不是同类型的产品,电子竞技在环境上具有时空相对统一、收益主要以赛事为主、评价相对积极向上,较为中性等特点。理解电子竞技产业“电竞+”模式的发展,首先需要的就是“正确认知+”。他认为,电子竞技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电子竞技脱胎于游戏产业,又与体育产业发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电子竞技属于体育内容产业,同时又是互联网时代体现新技术场景应用的数字经济内容。
与传统体育相比,电子竞技因版权原因存在大众性不足的问题。但电子竞技也有与传统体育相似的文化属性。电子竞技的文化性特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电子竞技游戏的文本层面,不论是国内外,游戏背景大多是依托现有的文化资源,利用戏剧化的方式,将神话传说、历史经典、民间轶事、科学畅想等进行内容与形式上的基因重组,从而让参与者置身于文化情境当中。另一方面是赛事文化的表现。电子竞技赛事文化由各位参与者共同构建,赛事承办方联合各方力量在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竞技环境下为大众奉献精彩的赛事,提升赛事品牌与影响力,成为大众所认可的电子竞技文化符号。同时,电子竞技的技术要求又使其具备了独特的科技属性,电子竞技的发展已经与5G、区块链等高新技术相结合,是相关高新技术的“练兵场”。
到目前为止,电子竞技作为IP内容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叠加,已经成为部分城市新的城市名片。如西安引进相关职业俱乐部,大力发展电子竞技产业,通过“电竞+”的模式,成功打开了西安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交相发展的新局面。
电子竞技产业已经是数字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特殊属性决定了它是由多个部门监管的新兴体育产业项目,自2016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办公厅等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推动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电子竞技是数字经济领域新的增长极,江苏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聚焦领域,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人才资源有迫切的需求。
讲座最后,王贤波与体育传媒系师生就“体育类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热烈交流。
讲座现场
文:赵隽
图:甘宇泉、赵隽
审核:康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