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开展2026届新闻学专业实习培训系列讲座

发布者:康晓磊发布时间:2025-09-19浏览次数:12

为切实深化2026届新闻学专业学生对专业实习的认知,帮助其精准把握媒体行业前沿动态、高效推进实习筹备工作,近日,体育传媒系特邀《扬子晚报》副总编兼《扬子体育报》总编孙庆、乐学少年融媒体中心总编辑乔凌峰,以及系部优秀毕业生沙雨桐、崔馨睿,面向该专业学生开展实习指导系列讲座,为同学们搭建起“业界经验+校友实践”的双维学习平台。

讲座中,孙庆以“融媒体时代体育新闻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结合自身数十年体育记者生涯与“苏超联赛”深度报道经验,为同学们带来兼具实操性与思想性的分享。他系统梳理了融媒体环境下体育新闻报道的转型方向,从选题策划、现场采访到内容呈现,详细拆解了高质量体育新闻的生产流程;同时,他结合个人从基层记者到媒体管理岗位的成长历程,生动讲述了“苏超联赛”报道中挖掘赛事背后故事、捕捉赛场人文细节的经历。针对AI技术对新闻行业的冲击,孙庆着重强调:“体育新闻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现场’,AI可替代信息整合,但无法复刻现场的温度与专业的洞察,体育记者需聚焦‘现场感传递’与‘专业观点输出’两大核心,打造不可替代的职业竞争力。” 他还勉励同学们,要以对体育新闻的热爱为底色,在即将开启的实习中保持创作热情与探索精神,在实践中积累独家经验。

第二场讲座聚焦“实习突围与职业竞争力构建”,乔凌峰结合媒体行业招聘与人才培养经验,为同学们拆解实习与职业发展的逻辑关联。他指出,当前媒体行业对体育新闻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写作能力”转向“综合传播能力”,同学们需打破专业壁垒,以“体育+”思维拓展知识边界,在融合报道、跨界传播中培育核心优势。他建议,同学们可依托自身学科背景,将体育专业知识与新媒体运营、数据可视化、视频制作等技能结合,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同时,要主动在实习中“找事做、深思考”,不仅完成基础采编任务,更要尝试参与选题策划、用户互动等环节,通过“沉浸式实践”快速适应职场节奏,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在优秀校友经验交流环节,两位毕业生从“职场新人视角”为学弟学妹提供实操指导。现于江苏省信息中心任职的沙雨桐,结合自身实习经历,强调 “实习是职业探索的试金石”,她详细分享了在不同岗位中梳理工作流程、优化沟通方式的经验,建议同学们在实习中主动复盘,通过“目标拆解—实践验证—总结改进”的闭环,找到适配自身能力与兴趣的职业方向。刚入职的崔馨睿则聚焦“实习到求职的衔接”,从简历优化、面试准备到岗位适配,完整还原了自己从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实习,到成功获取心仪岗位的全过程,尤其提醒同学们要注重实习成果的沉淀,将报道作品、策划方案等转化为求职“硬实力”,同时保持对行业动态的敏感度,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此次系列讲座精准对接2026届新闻学专业学生实习与职业发展需求,通过“业界专家传方法、优秀校友授经验”的模式,既为同学们提供了媒体行业前沿视角,也分享了实习与求职路径。同学们纷纷表示,讲座不仅深化了对体育新闻行业的认知,更明晰了实习筹备的重点方向,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主动提升专业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实习与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在体育新闻领域实现个人价值与行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扬子晚报》副总编、《扬子体育报》主编孙庆讲授苏超报道

乐学少年融媒体中心总编辑乔凌峰讲授核心能力培养

毕业生沙雨桐分享工作经验

毕业生崔馨睿分享实习经验

 新闻学专业学生踊跃发言提问 

新闻学专业学生认真聆听讲座

图片:王伊慧、蒲月、宗海燕、潘馨雨

文字:温徐灵淇、毛瑜璇

审核:康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