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调研:借文化之帆,弘乡镇之兴——优秀传统文化与庐山的交融碰撞

发布者:李金宝发布时间:2021-08-12浏览次数:88

七月中旬,南京体育学院体育传媒系联合南京广电《阳光体育》栏目组,组成“推广体教融合 振兴乡村体育江西研学团队,走进江西省九江市庐山,深入调研当地牯岭镇及下辖社区的发展。以下是部分调研结果展示,以文稿形式呈现。

与其他名山大川不同,庐山因其2万人左右的常住民,被许多人称为一座充满生活气息的名山

庐山本就以壮观奇美的景色而闻名,山体约三百平方公里,平地突起,弧形独立,峰谷起伏,纵横延伸;世世代代的居民们生存于此山,很难想象在以前讯息不通、交通闭塞的年代,政府是如何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乡镇的。

值得关注的是,今天的庐山乡镇正飞速发展着,这离不开政府大力推进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镇发展。

 

想了解庐山十几年来的变化?在这儿一直生活的环卫工人老冯有发言权。见到他时,他正在庐山图书馆门口避雨。被问及“您觉得庐山有什么变化时”,老冯脱口而出——“那变化当然大咯!”

“我们小时候上下山都是走山路、路上得饿肚子的,现在的生活环境好多了,高高低低的山路全变成水泥路,除了那些求刺激的登山客爱爬小路,我们这些生活几十年的居民都走大路;还有房子,从平房茅屋全变成两层三层的楼房……我凭良心说,改变了好多。”老冯的脸上尽是笑容。


走在牯岭镇街道上,总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影,包括中国书法、绘画、石刻、剪纸等等。

“你把名字写下来,我可以用你的姓名题一首藏头诗,作一个好寓意。”听到吴新伟的话,行人们纷纷上前观赏。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必须融入创作者的观念、思维和精神。吴新伟老先生受庐山博物馆邀请,现场为中外游客以名题诗,老先生称他在传统的书法诗词文化中,又融入了“易经、八卦、佛学”,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多彩。“涛声沛文能担当,饶娴飒爽巾帼风。”老先生一边颂扬,一边向游客解释着诗句的含义,游客们纷纷鼓掌。


牯岭街上一位画师端坐在闹市之中,一席标准的中式传统马褂,身形笔直坐在画布前,挥舞画笔,尽情描绘着庐山风景,碧空朝阳、瀑布山崖,栩栩如生。他是画家何林。“有时候,来庐山的游客对庐山美景看得并不是那么全面,我希望通过我的画让他们了解得更多一些。”

何林说,他在七十年代拜现代油画创始人宋万清先生的大弟子林宝君为师,从八岁开始学画,到如今五十多岁就没有放下过画笔。

从现场几幅描绘庐山的画作来看,庐山山水雄伟秀丽、豪迈大气,在绘画过程中,他吸收了国画和油画的优秀特点,画面既有国画苍劲古朴的深远意境,又有油画色彩的冷暖对比、立体空间变化大等优点,画面构图饱满,气韵生动,栩栩如生。用油国的凝练,体现国画的飘逸,解读美丽山河的妙谛,有巧夺天工的美感。

何林将中国的传统绘画文化意境,融入西方油画的绘画手法,用独特的视觉和方式描绘眼中的庐山,助力庐山文化进步,带动着牯岭街的旅游事业发展。


“篆刻艺术”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庐山中,就有这样一位传承人——余小宝。“我在这干了好几年了,之前在仙人洞,现在换到美庐别墅旁边。”篆刻艺术让人产生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是书法和镌刻的结合,可谓“方寸之间,别有洞天”。余师傅将这一中国传统手艺,以工匠精神助力本地乡镇发展,来往游客被篆刻艺术的悠久历史和观赏性吸引。


旅游业是庐山及当地乡镇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如何运用旅游产业促进当地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现在人们更加注重“文化旅游”,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促进庐山以及附近乡镇的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文化与旅游相辅相成,发展中的村镇也展示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一步步吸引着更多的人群,合适地扬起中华文化之帆,必将开启“乡镇振兴”这一艘雄伟航船。

看着中国书法、国画、篆刻艺术以及更多的传统文化在庐山牯岭镇上带动文化经济发展,我们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历史中汲取智慧,这也是有助于庐山当地乡镇发展的深切而有意义的举措。

 

文字|陈诗雨

指导老师|李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