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心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发布者:李金宝发布时间:2022-04-06浏览次数:95

  

    为有序开展体育运动心理学科建设,以体育运动心理学硕士点申报为抓手,助力我校申博工程工作推进在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指导和部署下,45日下午通识教育部线上召开“体育运动心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副院长叶强、通识教育部全体教师参与会议。会议由通识教育部主任蒋丰主持。

    会议开始,金亚虹教授从兄弟院校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方向、我校体育运动心理学相关师资建设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作等方面向与会人员进行了介绍。通过与兄弟院校尤其是全国排名靠前的几所体育院校比较,发现我校弱势有:没有体育心理学的硕士和博士点,前期的研究方向较为分散、科研成果积累不足,优势有: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高、中青年结合以中年为主的年龄结构、心理学和数学、统计学、计算机、教育学多学科背景交叉融合等。随后,与会教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蒋丰表示心理学硕士点申报工作是通识教育部2022年度重点目标任务之一,要将心理学与统计学、数学计算机和教育学相结合,助力学科发展,为进一步确定研究方向,可从竞技体育、体育健身、体育教育三个模块开展:在竞技体育方向,三位一体的南体特色是我们办运动心理学硕士点的特色和资源,也是门槛;大众健身方向,运动心理学可以和学校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内的健康促进、慢性病运动干预等联合,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在体育教育方向,可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结合,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开发体育促进心理健康、德育发展和智力开发的功能,增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竞争力。

    叶强指出,第一,心理学科的发展要立足学校特色,凝练突显我校心理学科已有优势,同时顺应学校学科建设快速发展态势,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第二,可通过体卫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融合等热点找准重点研究方向,找出差异,形成高地,例如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竞技体育心理咨询和科技攻关的远程化、数字化、智能化;第三,建设比申报更重要,边建设边申报,以申报促建设,要持续努力,主动作为,协同发展。

    随后,姜翀、苏杨、高庆勇等教师也依次发表了意见,表示愿意全力参与学科建设,利用通识教育部多学科的专业背景,助力我部体育运动心理学科水平迈向更高层次。

    此次会议进一步探讨了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形成了共识,明确了下一步需要完成的工作:第一,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第二,按研究方向组建团队/研究组;第三,梳理我校体育心理专业/学科建设特色;第四,明确申报的口径、可行性、流程。会议为促进了我校体育运动心理学科建设高效开展打下基础,对我校心理学硕士点申报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线上会议现场

文:张芳婷

图:蒋丰

审核:叶强